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大学)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更新时间:2023-04-11 浏览次数:
2023年4月1日,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仙林校区化学楼G211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本届教指委成员孟长功教授、朱亚先教授、梁永民教授、李维红教授、孙兴文教授、张剑荣教授、章文伟教授,南京大学前副校长王志林教授、南京大学本科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栋教授、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吴伟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朱成建教授、院长黎书华教授、副院长俞寿云教授、院教学委员会侯文华教授、院办公室徐铮主任、实验中心教学团队所有教师。
会议第一阶段由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朱成建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前副校长王志林教授、南京大学本科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栋教授、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吴伟副研究员致辞。
在致辞中,王志林教授对专家的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专家领导下,党政班子和设备处的支持下,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尝试改革,做出更多的成果,并向专家汇报中心教学的新进展。王栋主任代表本科生院介绍了南京大学推进的"三元思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强调做实做细、知行合一,并肯定了中心在此过程中始终表现出色,实验教学提升计划也取得了卓越成效。他希望专家领导能够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提升实验教学中心的育人质量,支持和帮助本科生教学。吴伟副处长代表设备处感谢专家莅临指导,并表示化学是一个传统强势学科,实验教学中心的理念和人员资源具有很大的优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继续为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提供更好的服务,期待中心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会议第二阶段为教委会委员聘任仪式。南京大学聘请委员:孟长功教授、朱亚先教授、梁永民教授、李维红教授、孙兴文教授、张剑荣教授、章文伟教授为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大学)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孟长功教授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黎书华院长为委员们颁发聘书。
会议第三阶段由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孟长功教授主持,中心主任章文伟教授代表实验中心做"化学实验教学中心2022年度汇报",芦昌盛教授做"化学实验基础课程汇报",程旭教授做"化学合成与表征课程汇报",淳远教授做"化学原理与测量课程汇报",谢然研究员做"功能研究课程汇报(化学功能分子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
在年度汇报中,章文伟教授首先对中心实施的新课程体系进行概述,然后从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人才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和示范辐射、存在主要问题、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下一年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了培养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中心基于化学一级学科的整体性和关联学科的交叉性,结合化学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实施了"一基二核三功能"实验课程新体系。从三个层级推进、实施多元化、研究型教学:基础素养课程(化学实验基础)→核心专业课程(化学合成与表征、化学原理与测量)→功能研究课程(化学功能分子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基于项目的研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科学思维,促进化学和相关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更符合现代化学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
芦昌盛副教授对"化学实验基础"课程汇报。介绍了大化实验室搬迁、新实验室安全建设工作及化学实验基础课程建设。大化实验室搬迁按照安全、节约、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实验室进行了合理设计和改造,着重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中心全体教师通力合作,共打包仪器134种8.6万余件,以及各种仪器、试剂、零星器材合计1735箱。圆满完成搬迁工作。
程旭教授对"化学合成与表征"课程汇报。介绍了有机实验合成与表征课程教学工作。以学生需求为实验项目创新方向,制定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套餐,按照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培养思路,实现为科研生涯打好基础、为工作做好接口的培养目标。
淳远教授对"化学原理与测量"课程进行汇报,汇报从课程的基础原理、测量技术、项目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课程推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的多维教学模式,包括设计实验、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谢然研究员对"功能研究"课程进行汇报。汇报从课程历史、课程要求、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功能研究式课程以分子功能导向、综合化学、材料、生命、医药、信息、环境等交叉领域,以基础技术结合前沿热点、结合时事的特点构建并完善交叉学科实验项目建设,培养学生跨界能力、提升研究思维能力,进行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启蒙式教育。
经过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一致认为:南京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教学尝试和理念创新,取得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积累和建设成果。南京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教学目标清晰,项目特色突出,思政特色鲜明。委员们提出了下一步教改和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如:阶段性总结进一步凝练教学目标;加强核心课程及教材建设,学习兄弟院校优势学科实验课程建设经验;主要教育模块指向性明确,达成人才培养功能性作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激励措施;及时将教改经验总结成文、更高水平发挥示范辐射效应等。
在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后,黎书华院长总结发言,对中心过去一年在搬迁工作、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肯定。希望中心根据教学指导委员会各位老师提出的不足和建议,进一步更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尤其是核心教材建设,促进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
文稿:戴洁、朱婷玉、杨金月
图片:奚忠华、杨金月、刘斌
审核:章文伟、周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