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实验室,体验化学乐趣"——迎"六•一"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
沐浴着五月的春风,我们即将迎来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为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化学化工学院工会与南京大学化学与新材料科普教育基地于5月27日举办了"走进实验室,体验化学乐趣"的科学实验活动,活动面向全校教职工子女,约200名不同年龄的"南小宝"报名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报名人员年龄跨度大,从4岁到14岁。为了让每一位"南小宝"体验到化学的乐趣,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科普教育基地刘斌、奚忠华、崔凯、孔璇风、马海风、朱婷玉、杨金月、高卫等老师经过集体备课和多轮试做,针对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特点和动手能力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实验项目:颜色盛宴、自制手工皂、叶绿素提取及纸色谱分离。
因为报名人数较多,5月27日的科普活动分三个时间段进行。当天清晨的一场小雨使空气格外清新。9点还没有到,就有很多"南小宝"早早来到了基础实验楼。人员到齐之后,大家在基础实验楼前合影。随后志愿者协助小朋友穿好实验服、戴好防护手套及护目镜后进入实验室。
"南小宝"们合影
面向4-6岁的"南小宝"开设的实验是"颜色盛宴"。刘斌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颜色的形成原因和光的三原色原理,随后指导家长与小朋友一起完成了颜色叠加的旋转陀螺、水溶性色彩爬板、漂浮笔绘画及花青素指示剂变色等多项色彩实验,给小朋友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颜色盛宴。小朋友们被有趣的实验深深吸引,意犹未尽。刘斌老师又告诉大家如何在家中开展部分实验,这样既可以丰富小朋友们的休闲时光,还可以提高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
面向7-11岁的"南小宝"开设手工皂的制备实验。高卫老师首先介绍了肥皂的由来、发展历史及清洁原理。随后指导小朋友们将天然植物皂基放置于烧杯中,水浴加热。等融化后加入喜欢的颜色、香精或咖啡粉,搅拌均匀后将皂基倒入不同形状的模具,等待冷却成型后就得到了一块块香喷喷的手工香皂。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自己动手调配制作出了各色各样的手工皂。
面向12-14岁的"南小宝"开设的是叶绿素提取及纸色谱分离实验。奚忠华老师首先介绍了树叶的结构及树叶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随后小朋友们将采集来的新鲜树叶剪碎后加入碳酸钙及乙醇研磨。等到有汁液出来后,用毛细点样管吸取提取液在滤纸条底部约2厘米处划线,再将滤纸条底部放入盛有展开剂的烧杯中,随着展开剂的上升,滤纸上呈现出了黄色、浅绿色、深绿色等不同颜色。最后每位小朋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做好的纸色谱与干花、干树叶一起塑封,做成书签。
"颜色盛宴"实验
给手工皂调色
塑模
提取叶绿素
实验成果
通过本次化学乐趣实验活动,"南小宝"们不仅感受到了化学的神奇,体会到科学的乐趣,而且每人都可以把实验"成果"带回家作为一份"六一"儿童节的礼品,受到了教职工及"南小宝"的一致好评。
文:杨金月、高卫
图:包阳、孔云秀
审稿:章文伟